4·24井喷 沪深股市创近七年最大涨幅
受到降低印花税的利好刺激,4月24日沪深两市股指在大幅高开后呈现强势格局,盘中虽有回调,但收盘前最后一小时再度上扬以全日最高点附近报收,最终沪综指大涨9.29%,深成指大涨9.59%,创下自1996年底实施涨跌停制度后的第二大涨幅,也是近七年最大单日涨幅。
上证指数本世纪以来十大单日涨幅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印花税终于降了,股市出现了"恢复性"上涨。
那么,今天的大涨在单日涨幅历史上排名第几呢?我们盘点一下,进入本世纪以来,十大单日最大涨幅分别都是那些,让我们仔细回味那些美好的日子。
第十名:2005年2月2日单日涨幅5.35%
对于国内股市来说,2005年的2月2日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股市再次演绎绝地大反击,在前一交易日创下5年半新低的背景下,股指上涨5.35%,单日涨幅创下2003年“1.14"行情以来最高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还是“国九条”发布的周年纪念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邀请部分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新闻媒体的负责同志在沪召开“纪念‘国九条’发布一周年座谈会”。
上证所理事长耿亮指出,“国九条”发布后,中国证监会、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市场各方参与者认真贯彻落实“国九条”,在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证券公司融资、保险资金入市、产品创新、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资本市场税收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市场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第九名: 2003年1月14日 单日涨幅 5.81%
2003年1月6日,上证股指探底1311点,上市以来饱受争议的超级大盘股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同时在历史最低价启动,股市波段行情开始启动。这也预示着“机构博弈”的时代开始到来。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已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外资银行的上海分行从事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
当天,上证指数暴涨80点,涨幅达到5.81%,开始了一波小反弹。
第八名: 2002年1月23日 单日涨幅6.35%
1月21日两市大盘连续第四周上演“黑色星期一”,沪市击穿1400点,报收于 1366.97点,跌48.47点,深市击穿2700点,报收于2682.45点,跌101.65点,两市近200只个跌停。
1月23日股市超跌反弹,沪市开盘报1355点,报收1445点,大涨6.35%。随后,1月27日,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在网上公布《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披露了1月21日召开的国有股减持专家评议会上,形成的国有股减持的框架性和原则性方案——折让配售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用一部分非流通股,在全流通预期下,向全体投资者公开竞价发售。同时,根据全流通股价与市价的差额,通过配股或送股的方式,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进行补偿。从而在稳定的市场运行条件下,实现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的流通。
第七名:2002年1月31日 单日涨幅 6.81%
自2001年6月份股指创下2245点的历史新高至2002年1月28日的1359点,上证指数在6个月内跌了886点,跌幅近40%,市场极度低迷。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召集券商及基金等方面的业内人士,在北京召开市场分析座谈会,提出“稳定市场”的问题。2002年1月31日,上证指数单日上涨95点,涨幅达6.81%,当时超跌的大盘蓝筹股及科技股成为大盘反弹的前锋。
第六名:2008年2月4日 单日涨幅8.13%
暂停了5个月时间之后,股票型新基金的发行终于开闸。建信优势动力股票型基金和南方盛元红利股票型基金同时拿到了监管部门的发行批文,成为今年首批获准发行的股票型基金。据悉这两只基金都是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募集上限分别是60亿份和80亿份,预计节后将为市场最多带来140亿元的新资金入市,盘目前处于敏感时点,管理层此时对新股票基金的放行,侧面反映出其对目前A股市场的看法,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市场信心。
第五名:2005年6月8日单日涨幅8.21%
在股市持续四年大熊市期间,中国的实体经济欣欣向荣,GDP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增长。股权分置改革成为扭转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契机。2005年4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破1000点的重要心理底限后,市场终于开始一轮基于价值回归的反转行情,开始了06年至07年的大牛行情。
第四名:2000年2月14日单日涨幅9.05%
2000年2月14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证监会宣布,50%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政策。同时,春节放假期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疯狂上扬,受此双重利好影响,在网络科技股的带领下,当日沪指大幅高开57个点,从节前的1534.99点上涨到1673.94点,涨幅达9.05%,涨停的股票当日比比皆是,成交量也放大近5成。由于当日为西方节日“情人节”,那一日被不少开心的股民称为“红色情人节”。在接下来的三个交易日中,沪指很快创出1770.88点的新高。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在网络科技股的引领下迸发。
第三名:2002年6月24日 单日涨幅9.25%
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指出,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方向是正确的,符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国有股减持的实施方案。同时,国家设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和海外上市时的上缴等形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近期社会保障资金基本平衡,每年需补充的现金量不大,没有必要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套现来筹集资金。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决定。
财政部和证监会发言人进一步指出,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建立起资金雄厚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一项稳定社会、促进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后,为了增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力,除继续采取国家财政增加拨款等方式外,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把部分国有股划拨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部分划拨的国有股不在证券市场上减持套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分红、向战略投资者协议转让等形式来充实社保资金。
第二名: 2008年4月24日 单日涨幅9.29%
股市从6000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跌破了3000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高度评价了当前政府密集出台的多项政策。他说,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从证券市场交易制度、防止市场内幕交易、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优化市场环境、完善中介机构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组合,这将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大盘开盘3539点,大涨7.92%,大盘盘中接近涨停,调整之后,尾盘拉升,最终大涨304点,涨幅达到9.29%。
第一名:2001年10月23日单日涨幅9.86%
2001年10月22日21时,中央电视台播出消息,证监会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股市此前三个月狂跌不止,每天几十亿市值蒸发,至10月22日已跌到1520点,跌幅近三分之一,市场共减少1.7万亿元。10月23日开盘。股市出现了发泄般的井喷。当天沪市涨幅9.86%,深市涨幅更达10%,数百只股票疯狂涨停。
其实,史上单日涨跌幅最大的应该是1992年5月21日,上证综指从616.99点涨到1266.49点,日涨幅达105.27%。直接原因是股价的全面放开,不再实行每天1%的涨幅限制。1996年12月13日,沪深两交易所发出通知,决定自16日起对在两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类证券的交易价格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因此,再也没有出现5·21当年的疯狂了。
1、2001年10月23日
单日涨幅9.86%
2001年10月22日21时,中央电视台播出消息,证监会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
股市此前三个月狂跌不止,每天几十亿市值蒸发,至10月22日已跌到1520点,跌幅近三分之一,市场共减少1.7万亿元。10月23日开盘。股市出现了发泄般的井喷。当天沪市涨幅9.86%,深市涨幅更达10%,数百只股票疯狂涨停。
2、2008年9月19日单日涨幅9.86%
2008年9月19日,中国证券市场也出现三大回暖消息:单边征收印花税,中央汇金公司购入三大行股票和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回购股票。此次三项救市政策来自于三大政府部门,这意味着政府各部门的态度空前一致。
当日沪深两市交易量创近期天量,全日成交额1030.96亿元。沪指收盘报2075.09点,涨幅9.46%,创下了自2001年10月2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深成指报7154点,涨幅9%。
扩展资料:
大跌:
1995年月23日,A股出现了高达16.39%的跌幅。这次大跌水,也创造了A股单日历史最大跌幅,而大盘接近崩盘。
2001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扩展资料:
百度百科-A股
4000点的上证指数是牛市的起点。大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上证指数是市场指数,是投资者心中多头和空头的代言指数。4000点的定义不仅是一个整数标记,还包含了大多数散户投资者和A股市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深层偏好。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对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它的性质来进行一个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何策略指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规模指数,举例说明,好比我们都懂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还有类似的,“上证50 ”指数也是常见的规模指数,其具体作用就是能够表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多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这也对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作出了一个小小的反映。主题指数,则代表某一主题(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的整体情况,以下是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二、上证指数3000点是什么意思?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者上证综指。上证指数3000点是股票指数。为度量和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动趋势而编制的股价统计相对数。通常是报告期的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与选定的基期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2007年10月16日 ,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04点。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上证指数数据:
开盘:6056.95;
最高:6124.04;
最低:6040.71;
收盘:6092.06 ;
扩展资料:
2016年1月1日,A股正式开始实施熔断机制。根据此前中金所发布的细则,股指期货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即每日价格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基准指数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上涨或者下跌未达到 5%的,股指期货的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5%。
2018年12月6日,标普道琼斯指数在电邮公告中表示,它会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机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纳入将从2019年9月23日市场开盘前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股
上证指数的历史最低点是1990年12月19日所形成的95.79,历史最高点是2007年10月16日所形成的6124.04点,所以历史上的上证指数也是经历了诸多变化,而现在的上证指数也是在这个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前持续波动。
拓展资料
2014年12月5日,两市成交量再度放量,开盘一小时,两市成交超5000亿,半日成交高达逾7000亿。截至收盘,沪市成交达6300亿,深市成交高达4300亿。成交总额创纪录超万亿。
2015年5月19日,A股市场结束“二八分化”格局,迎来大小盘普涨行情,两市超过200只个股涨停。沪指小幅高开后持续上扬,受金融、地产等权重股发力,一路拉升重回44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4417.55点,涨3.13%,成交6938亿元;深成指报15127.38点,大涨424.74点,涨幅3.10%,成交7302亿元;创业板指报3322.77点,涨1.35%。
2015年5月22日,两市大幅高开后强势上扬,沪指站上4600点。午后,两市继续上行,沪指最高触及4658.27点,创87个月新高,创业板表现疲软。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两市大幅放量,成交额均近2万亿。截至收盘,沪指涨2.83%,报4657.60点,成交10072亿元;深成指涨1.09%,报16045.8点,成交9877亿元。至此,沪指本周涨8.1%,深成指本周涨9.19
2015年6月30日,沪指暴跌近4%逼近3900,逾800股跌停。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
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