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证券报
图集
“完善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服务好养老金投资,这或许是未来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最大风口。”谈及公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作出了上述判断。
公募基金如何更好助力养老金投资?在业内人士看来,主动权益投资在养老金投资中非常重要,提供低波动、风格稳定的资产是做好养老金投资的关键。此外,公募基金还要提供丰富的养老金投顾服务,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除了养老目标基金,一些具有高分红特性的公募基金也可以作为养老金投资的标的。
公募成为养老金投资管理主力军
公募基金已经成为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主力军。据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介绍,公募基金助力社保基金在2001年至2019年取得了年化收益率8.15%的投资回报。在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81只养老FOF基金成立,最新规模超350亿元,持有人户数超148万户。
李文说:“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过60%,创历史新高,这充分反映了国民投资理财需求的旺盛,也体现了广大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高度认可。”
在银行、保险、基金等资管机构共同参与、同台竞技的格局下,公募基金凭借长期积累的优势,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中国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试点期间,尽管公募基金没有纳入试点政策范围,但基金业一直在为服务个人养老金投资做准备,推出了养老目标基金。产品总体运行平稳,2020年之前成立的养老FOF,至今全部实现正收益。截至2020年8月4日,养老FOF近1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4.21%,全市场81只养老FOF中多达62只跑赢基准,占比76.54%。此外,养老FOF在取得良好收益的同时很好地控制了回撤。以2019年为例,养老FOF最大回撤区间在-0.01%至-9.52%,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3.49%。”
钟蓉萨表示:“我们相信,随着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的不断完善,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随着时间的积累,大家的养老金资产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个税递延政策尚未落地、个人养老金投资认识的普及进程较为缓慢,但是,从2018年首只养老目标基金问世以来,公募基金长期持续丰富和完善养老产品的产品线,力求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和持有体验。
建立良性的投资文化
该如何更好地助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钟蓉萨认为,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需要建立良性的投资文化,而建立良性的投资文化的基础是投资者要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尤其是对风险的认知。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的建立,将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融服务,形成服务个人长期投资的专业生态。
钟蓉萨再次呼吁配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的有关政策能够尽快出台。她表示,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只有少数金融机构参与不同,参与第三支柱建设的金融机构类型多,银行、基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机构等都能参与,能调动市场机构的积极性,通过竞争提升服务水平,帮助老百姓建立个人养老金计划,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开展长期投资,从而培育良性的投资文化。
民生加银基金副总经理于善辉也表示,目前市场和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定位更多地停留在理财产品层面,而它更应成为投资者养老规划的一部分。
“很多投资者把养老目标基金看作是一类稳健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持有一年、两年后就会卖掉,这不符合养老金投资长期、持续的理念,我们基金管理人在投资管理、投资者教育等环节仍需继续努力。”于善辉告诉
“我们没有过于关注个税递延的额度,我们更关心的是税收优惠是否能唤醒百姓进行养老规划和养老金投资的意识,以及如何延续这种意识并形成趋势。”于善辉表示。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海扬认为,普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应当树立长钱意识,而不是根据短期涨跌来判断是否赎回。他认为,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针对居民养老理财的激励机制。
在李文看来,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建设需要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参与,而养老金也一定会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红利,从而提高国民的养老财富储备。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行业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住养老财富储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持续强化服务养老财富储备的能力,并从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是积极参与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努力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持续完善国民养老保障体系。二是继续加大养老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权益等底层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积极推进ESG责任投资,更好地满足低利率环境下养老金的配置需要。三是持续深化投资者教育,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大力开展养老金融投资教育,普及养老理财观念,培育早投资、长期投资、专业投资的科学投资文化。
资管机构如何做好养老金投资?
养老财富储备迫在眉睫,那么,机构应当如何做好养老金投资?对此,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晖认为,需要做好三方面事情。
“首先,主动权益投资在养老金投资中十分重要。”张晖分析道,以海外为例,养老金投资中权益基金投资占比长期较大。股票基金看似波动性很大,不容易赚钱,其实不然。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涨幅8.5个百分点。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为什么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不容易赚钱。我有一个体会,这和两个久期有关,一个是心理久期,另一个是考核久期。从长期来看,很多基金时机选择的结果都是非常不理想的。我们一直强调这个理念,做投资要有大局观,要淡化时机选择。”
张晖同时认为,提供稳定风格的资产是做好养老金投资的关键。此外,探索多资产的策略能有效降低波动性。
“我经常说买基金要防止‘三漂 ’:一是基金经理自己的风格漂移,导致基金的底层资产是变化的。二是基金经理不稳定,跳槽了,换了一个新的基金经理,可能也会导致基金底层资产的变化。三是公司不稳定,比如投研核心团队或者公司管理层发生变动,整个公司的投研风格都变化了。在这三种情况下,底层资产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也体现不出目标日期基金的目标策略。”张晖说。
“总而言之,公募基金要做好养老金投资管理服务,需要提供丰富的优质底层资产,提供丰富的养老金投顾服务,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张晖总结道。
高分红基金也可作为养老金投资标的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养老目标基金,一些具有高分红特性的公募基金也可以作为养老金投资的标的,其稳定、频繁分红的特点也符合养老金投资所要求的稳定年金的特征,同时投资者还可以获得分红之外的基金净值增长带来的收益。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9月2日,分红次数超过40次的混合型基金有华夏回报A、宝盈核心优势、华夏回报2号、富国天成红利、兴全可转债和易方达策略成长。其中,华夏回报A成立以来累计分红多达95次,分红金额近140亿元。
从金额来看,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的有11只产品,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兴全趋势投资、博时主题行业和华夏红利,累计分红总额分别为230亿元、153亿元和14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回报A、南方绩优成长A、华夏回报2号、易方达积极成长和嘉实主题精选,累计分红总额在139亿元至110亿元之间。工银瑞信核心价值A、易方达价值精选和华夏成长的分红总额也在100亿元以上。
智通财经APP获悉,2022年5月6日,格林美(002340.SZ)举行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格林美董事长兼总经理许开华、董事兼常务副总周波、副总经理张宇平、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兼代行董事会秘书穆猛刚、副总经理张坤、副总经理蒋淼、副总经理潘骅共同出席,并就公司2021年业绩情况、公司镍项目进展情况、2022年业绩目标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前驱体龙头,格林美坐新能源高铁、乘双碳东风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董事长、总经理许开华在会上表示,格林美70%核心业务位于湖北,2020年疫情爆发使得格林美遭受重创,所以公司2021年总目标是:“把2020年疫情损失补回来,把2021年增长速度跑出来”。
重回增长主赛道,奏响效益凯歌
2021年,格林美各项业务产能大释放,效益大增长,向大家交出了一份优异的年度成绩单。财报显示,2021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193.01亿元,同比增长54.83%,较2019年增长34.46%;实现净利润9.23亿元,同比增长123.82%,较2019年增长25.57%;净资产142.3亿元,同比增长6.9%,较2019年增长35.7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亿元,成行业中佼佼者;碳减排量38.48万吨,同比增长57.71%,碳排放量41.78万吨,同比增长28.4%,碳排放量净额3.3万吨,同比下降60%,垂范碳中和趋势。
新能源材料产销两旺,稳固全球行业核心地位
2021年,格林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06.13%,较2019年53.64%;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超过91,000吨,同比大幅增长近120%,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市场前二。
突出亮点是三元前驱体全面迈入超高镍高端产品阶段,其中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54,885吨,占比出货总量的60%以上,同比增长164.8%,位居世界前茅;9系超高镍产品出货量36,590吨,占比出货总量的40%以上,位居世界前茅;四氧化三钴出货量16,000吨,同比增长3.7%,稳居全球市场前二;正极材料出货量约8,500吨,同比增长21.43%; 建成“荆门+泰兴+福安”一主两副的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制造基地,产能达23万吨/年,位居世界前茅;镍钴锰原料化学体系全面扩容升级,总产量达到11万金属吨,其中镍体系6万吨金属、钴体系3.25万吨金属、锰体系1.8万吨金属;建成12.8万吨高纯电池级镍钴锰盐晶体项目;与ECOPRO、容百、厦钨新能源等企业签署100万吨级超级市场订单,锁定未来5年增长预期。
城市矿山大放异彩,夯实双轨驱动战略
2021年,格林美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71亿元,同比增加20.22%。突出亮点是动力电池回收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61.63%;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装机量1.06GWh,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进入 GWh 时代,同比增长89.29%,动力电池回收进入产业化阶段;公司完成深圳、无锡与天津动力电池回收基地建设,形成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华中与京津冀的动力电池大回收体系,并出海布局韩国,建成韩国浦项动力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公司控股子公司格林循环报废家电回收处理量852万台套,占全国处理总量的10%以上,再生塑料出货量约4.8万吨,回收各类稀贵金属(金银钯)约2.5吨;超细钴粉出货量4,160吨,同比增长12.71%;循环再造钨产品出货量突破4,000吨,同比增长10%;报废机动车综合利用约 10.5 万辆,同比增长 13%。
印尼镍资源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6月投产
镍资源是当前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金属材料之一,格林美在印尼的镍资源项目也是市场的关注点。许开华表示,2021年公司已派出1000人前往印尼,确保印尼镍项目在今年6月份投料试生产。副总经理张坤进一步说明,至2026年,公司印尼镍资源的产出计划达到8万吨镍金属与6千吨钴金属。近期,公司又增派500名工程技术人员出海驰援印尼镍资源项目,打响印尼项目建设的攻坚战与决胜战,坚定按期建成,按期投料调试。
董事长、总经理许开华
加速原子水平创新,冲击超级技术
2021年,格林美加快实施原子水平创新与ppb级质量管控,全面进入创新与质量无人区;开发分子“料理”设计技术、晶面控制技术、液相纳米组装技术以及原位掺杂技术等多种前沿创新技术,实现超高镍三元、全浓度核壳、无钴、四元(NCMA/NCMW)等新一代高端前驱体产品的量产化。2021年全年,格林美研发投入超过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0.74%,占销售收入的5.16%,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格林美新增专利申请274件,新增标准39项,累计申请专利2455件,其中PCT专利49件,发明专利1326件;累计主导/参与制修订标准312件,标准范围覆盖集团所有业务,产品标准覆盖率达***。
战略明确,业绩高增长未来可期
20年来,格林美坚守“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产业战略,通过建立资源循环模式和清洁能源材料模式来践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新能源材料业务方面,格林美计划2022年三元前驱体出货18万吨以上,同比增长90%以上。其中出口占比50%以上;四氧化三钴出货18,000吨以上;正极材料出货12,000吨以上;回收碳酸锂3500吨以上;镍钴锰溶液体系总量扩容到14万吨以上,其中,镍的溶液体系总量达到9万吨以上。
在城矿业务方面,格林美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装配将达到2.0GWh以上;电池废料黑粉产出量10,000吨以上;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总量35万吨以上;废塑料再生8万吨以上;钨资源产品产出5,500吨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一季度,格林美继续推动各项业务产能大释放,效益大增长,销售突破69亿元,同比增长69.6%,实现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20.23%。其中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超过3万吨,同比增长56%,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可期。
对于公司的未来,许开华充满信心表示,2022年公司的销售目标是280亿元,力争达到300亿元,前驱体销售18万吨,格林循环的增长目标为50%。
展望2026年,格林美给出的关键词是:产能大释放、产品高端化、业绩高增长,让投资者心动。
格林美提出,2026年销售收入将突破600亿,力争800亿。其中,格林美三元前驱体产能将达到50万吨;四氧化三钴产能达到3500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印尼镍资源的产出达到8万吨镍金属与6000吨钴金属;镍资源回收量超过5万吨以上,钴资源回收量8000吨以上,碳酸锂回收量超过20000吨以上;创新人员总是达到3000人以上;拥有核心专利总量达到10000项以上;牵头制修订国际、国家与行业标准总数1000件以上;减碳100万吨,实现“碳”收益。
05月20日讯 富国天成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富国天成红利混合,代码100029)05月17日净值下跌2.2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9847元,累计净值为2.3357元。
富国天成红利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62.06%,今年以来收益17.24%,近一月收益-6.97%,近一年收益-9.82%,近三年收益5.70%。
富国天成红利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53次,累计分红金额22.77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俞晓斌,自2017年11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0.78%。
侯梧,自2018年04月0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91%。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长春高新(持仓比例8.35%)、立讯精密(持仓比例6.77%)、贵州茅台(持仓比例5.46%)、古井贡酒(持仓比例5.24%)、智飞生物(持仓比例4.99%)、新国都(持仓比例2.77%)、药明康德(持仓比例2.74%)、迈瑞医疗(持仓比例2.62%)、格尔软件(持仓比例2.46%)、华兰生物(持仓比例2.1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一季度,为了稳定国内经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双发力。贷款在一月份创出天量,社会融资总额增速超过10%,从收缩转向扩张。财政政策方面,一系列的减税政策密集出台,企业增值税、社保费率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造成去年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两大利空,去杠杆和贸易战都出现了反转。上述宏观环境的变化降低了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并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股票市场快速修复了去年的跌幅。本基金在年初股票仓位较低,从一月中旬开始逐步提升了股票持仓,到春节后股票仓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持仓结构方面,我们依旧重点配置消费、医药和电子,适当增加了一些计算机行业的配置。
本报告期,本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5.0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31%
本文针对“红利”二字再做一次筛选,看看市场上以“红利”二字命名的基金业绩如何。具体的条件为:【1】基金的名称中有“红利”二字;【2】基金的类型为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3】基金经理上任满三年;【4】多份额保留A类,可得下列这些基金:按照过去三年的业绩排序如: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2.18
从业绩来看,一众指数基金基本垫底了,规模最大的是红利ETF(510880),业绩反倒最差。增强型指数基金中,盛丰衍管理的国企红利LOF(501059)业绩好于徐幼华管理的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100032),总体来说过去三年还是主动型的“红利”基金业绩更好。
按照上表的顺序,将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当前的回撤情况等信息展示如下。
数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02.18
如果要求基金的规模大于1亿元,过去三年业绩大于***,满足要求的有建信基金陶灿、工银瑞信基金林念、富国基金侯梧、嘉实基金常蓁、中欧基金蓝小康。下面简单看看这五名基金经理的简历和基金的持仓。
1、建信基金陶灿,在管基金8只,在管规模164.53亿元,基金经理年限10.62年,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2007年就已经加入了建信基金。上一篇提及陶灿的文章是《建信基金五虎将,几位被低估的基金经理》。建信改革红利股票(000592)的业绩基准是8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5%×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投资目标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将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的释放有望带来超额投资收益,主要投资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行业股票,包括受益于国企制度改革、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以及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的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长期回报。
2、工银瑞信基金林念博士,在管基金2只,在管规模12.09亿元,基金经理年限5.41年,这位基金经理我也不是很熟悉。工银红利混合(481006)的业绩基准是85%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是对标“中证红利”的一只基金。
3、富国基金侯梧,在管基金3只,在管规模16.87亿元,基金经理年限7.25年,曾经管理过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这只有名的基金,仅这一点就值得关注。富国天成红利混合(100029)的业绩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45%,投资目标是主要投资于红利型股票与稳健成长型股票,兼顾红利收益与资本增值;力争通过灵活合理的大类资产配置与专业的个券精选,在精细化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优化组合,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4、嘉实基金常蓁,在管基金6只,在管规模131.84亿元,基金经理年限6.95年,嘉实优化红利混合A(070032)的业绩基准是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95%+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5%,也是对标“中证红利”的一只基金。从投资目标来看,主要投资于盈利增长稳定的红利股票,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5、中欧基金蓝小康博士,在管基金数量2只,在管规模44.95亿元,基金经理年限4.79年,2016年加入中欧基金。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004814)的业绩基准是中证沪港深高股息精选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从业绩基准看是可以投资港股的。
小结:这五位基金经理分属于不同的基金公司,且都算是头部平台,以非货币资产规模排名,建信基金在18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3名,工银瑞信基金排名第10名,富国基金排名第5名,嘉实基金排名第9名,中欧基金排名第11名。基金经理自身有实力,平台的实力也靠前。如果对“红利”主动型基金感兴趣,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本文仅是个人投资思考和阶段性梳理,不作为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富国天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富国天成、002340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