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通规模,理财通规模接近800亿元

2022-09-02 10:59:47 证券 yurongpawn

理财通规模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基金报

3万亿市值腾讯发布最新财报,据

3月18日,腾讯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腾讯营收1057.67亿,同比增长25%;净利润254.84亿,同比增长29%。这是腾讯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关口。

2019年全年,腾讯营收3772.89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943.51亿元,同比增长22%。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2019年全年贡献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39%;第四季度收入299.20亿元,同比增长39%。财报中,对于理财通所在的金融科技业务板块。腾讯表示,致力于推动支付创新,增加支付使用场景,扩大理财产品组合。

理财通客户规模达万亿:用户量超2亿

报告显示,理财平台理财通的资产保有量同比增长超过50%,而客户数目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此前2018年年报显示,理财通协助管理的客户资产超过6000亿元,用户量突破1亿。

虽然没有直接披露2019年底的规模,但从增长幅度来看,理财通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用户量超过2亿。此前在2019年二季度报告中,腾讯披露理财通的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元。

腾讯理财通于2014年1月在℡☎联系:信平台上线,陆续推出了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保险类理财、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境外型基金等多元化理财产品,以及零钱理财、工资理财、指数定投等多种便捷功能。

拿下基金投顾资格,理财通转型财富管理服务平台

去年12月,腾讯腾安获得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资格,腾讯理财通正在从一个专门解决交易问题的交易型平台,开始向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服务的服务型平台进行转化。未来,腾讯理财通将聚焦资产配置和投顾服务发展,实现打造“财富管理服务型平台”的目标。

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财富管理负责人闫敏表示,“把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在合适的时候给到合适的人,这是投顾最核心的价值。我们理解的资产投顾,首先应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为用户定制专属理财账户,设计配置方案,构建基金组合,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优化贴近用户目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联系:信月活11.65亿,腾讯会议上线两个月日活破千万

作为最重要的社交平台,℡☎联系:信月活已经达到11.648亿,同比增长6.1%;小程序的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过一倍,交易总额超8000亿;腾讯云连续保持高位数增长,全年收入超过170亿;腾讯视频的订购用户数高速增长破亿达1.06亿。

2019年全年,腾讯营收3772.89亿,同比增长2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943.51亿,同比增长22%。

从业务板块来看,2019年全年,腾讯包含游戏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1999.9亿,占比53%,其中游戏收入达1147亿;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达1013.6亿,占比27%,其中腾讯云收入超170亿元;网络广告业务收入683.8亿,占比18%;其它收入达75.7亿,占比2%。

值得一提的是,云服务营收超170亿元,增速持续高于市场,付费客户数超过100万。腾讯产业互联网多项抗“疫”产品数据公布:腾讯会议在推出两个月内,日活跃账户数超过1000万;腾讯健康覆盖超3亿℡☎联系:信用户,腾讯医典访问量超过6亿;健康码被超过300个县市的9亿用户使用,累计访问量达80亿次。




001001

摘要:公募基金经理也有很多无奈……

正文内容开始前的郑重提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做基金基本拆解、并非进行投资标的推荐。

本系列内容选择拆解标的方式及步骤为:晨星网——基金筛选器——选择一家基金公司——选择“3年3星以上+5年3星以上”两个条件——按5年评级做从高到低排序,依次进行拆解。基金数据截止至文章撰写当天,具体日期在基金详情图当中有体现。

任何推荐本身都有极大局限性,投资决策只能由自己做出,基金拆解系列内容只想表达认真看一只基金产品的基本步骤,由于每只基金历史信息不同,碍于文章篇幅有限并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需全部详细资料,请自行查阅基金历年公告。误认本文为推荐基金标的文章,照此投资,盈亏请自负。
把基金读成故事,让“理”财点亮生活。

昨天看了华夏债券A/B当年成立时候的传奇过往。

老基金好看就是因为有“历史代入感”吧,在读大神们写的那些投资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很多人都在强调要去通过回顾历史找到对投资的手感。

虽然市场、公司的发展都会呈现非连续性出来,但如果把时间尺度拉到足够长,就会发现其实一轮又一轮的涨跌,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放到市场的短期随机漫步表现上来看,每一次都不同、每一次又都一样。

2002年成立的元老级债基,真是挺值得看。之前在看南方系列的时候,看过中国第一只债券基金-南方宝元,那个是二级债基。现在在看的这个华夏债券A/B是一级债基,成立时间只比南方宝元晚一个月,到底是不是中国市场第一只一级债基还没做考证,估计应该是差不多。

这么一只老基金表现真的还挺牛的,这里说的并不是当下的赚钱能力,是从历史分红的角度来看的。


数据天天基金网


这基金成立以来一共分红44次红!并且,从2003年到2010年这几年债市“跌跌撞撞奔向你”的岁月里,就足足分了25次!

虽然每次分红金额真的都不多,但也真的是挺让人惊讶的,当年那么跌宕的市场环境里,这基金究竟是怎么管的!?


三、华夏债券A/B的净值和回撤表现

因为历史上的分红次数多,虽然每一次分的钱都不多,但是叠加上时间的力量,持续到现在对基金净值的表现一定会出现影响。三个净值挨个来看一下——


数据Wind


单位净值表现不怎么理想,成立之初市场跌宕,在2004年一度跌落1块钱的成立面值了,后来的岁月里就是不断起起伏伏,一直都在1.2元以下的水平上,直到2019年末-2020年初才算开始向上攀升,2021年3月5日的单位净值是1.261元/份。

如果把历史上44次分红算进去,累计净值的表现就是比较平滑向上的样子了——


数据Wind


截止2021年3月5日的累计单位净值达到2.151元,和单位净值1.261元中间相差的0.89元就是历史上的44次分红。

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在这么多年的单位净值曲线表现上,当年分出去的那些钱真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中间的起起落落都抹平了。如果当初选择投资这只基金,并且把全部分红都选择进行红利再投资,那么累积到现在的复权单位净值,就是2021年3月5日的2.8884元。


数据Wind


苍蝇再小也是肉,尤其是长时间投资之后。虽然红利再投资并不是解释复利在投资中能够起到的作用的最合适的例子,但通过对历史上多次分红基金当下的复权单位净值表现,也真是能体会得到些许。

动态回撤的表现就是挺稳了,一级债基嘛,能撤到哪里去……


数据Wind


动态回撤这指标就是动态。

一个月以前,基金的净值可能涨到2块钱了,这之后市场就一直不咋地,基金净值就跌跌跌,跌到1块五的时候,打住开始往上涨了,从2块钱到1块5这个大幅度的回撤被记录下来,就是个大幅度的回撤。

这指标就是衡量从今天开始往前倒,去找净值最高的那一天,用今天的净值和那天比一下,跌了多少。所以这指标一定就是相对的,前面涨的越多、后面就可能回撤的越狠;资产的波动幅度越大,动态回撤的表现也就相对会越大。

债基的回撤一定是比偏股、股票型基金要小得多的,债券市场再怎么大牛大熊也到不了股票市场大牛大熊的那个劲儿~

相对这基金成立以来5.94%的复合年化回报来看,发生在2004年高达-6%+的历史最大回撤,就算是比较高了。不过这得强调市场、市场!昨天已经看过2003-2010年的债券市场有多刺激了。

后来的回撤表现就是一直在收敛,尤其是2013年两度钱荒里的表现还是挺让人惊喜的,2016年的债灾里面倒是反应有点大。再往后走,整体波动的表现就真是有点权益味道在里面了。




四、华夏债券A/B基金经理

昨天就已经在注意基金成立早期债券市场的表现,一定是让那时候的债基生存维艰的,但就是在那时候,这基金竟然一直在努力分红,所以就对基金经理特别好奇。

这基金2002年成立至今一共经历了5位基金经理。单看数量确实不算少,但是不能忘了这基金的“高龄”,已经18.4岁了。


数据天天基金网


很巧的是,最感兴趣的2002-2010那个阶段当中,这基金大部分时间都在第二任基金经理韩会永的手上。细看一下~

第一位,朱爱林 管理期间:2002年10月23日-2004年2月27日 管理基金1年零128天 任职回报5.24%第二位,韩会永 管理期间:2004年2月3日-2012年4月5日 管理基金8年零41天 任职回报63.7%第三位,魏镇江 管理期间:2010年2月4日-2017年12月19日 管理基金7年零321天 任职回报36.83%

魏镇江管理基金的将近8年时间当中,前面的2年零60天是和第二任基金经理韩会永共同管理的;

中间的2年零194天是和李中海共同管理,这位基金经理之前我们见过,就是华夏聚利的网友分享基金经理;

李中海在2014年离任之后,魏镇江独立管理基金2年零93天;

之后现任基金经理何家琪在2017年1月19日加入进来,两人共同管理基金将近1年的时间,不知道这一步是不是就是为了更换基金经理做出的安排。

第四位,李中海 管理期间:2012年4月5日-2014年10月17日 管理基金2年零196天 任职回报17.29%第五位,何家琪 管理期间:2017年1月18日至今 管理基金4年零9天 任职回报30.89%

总体上来看,基金经理主要关注朱爱林、韩会永、魏镇江和现任基金经理何家琪就可以了。

第一任基金经理朱爱林,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历任平安保险投资经营管理部总助,华夏基金投委会委员、基金经理,太平人寿投资部总经理、投委会委员,合众人寿总经理助理、投资主管。

2015年加入深圳果实资本,现任果实资本合伙人,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在管产品13只。


数据Wind


公开消息还是比较少的,翻到一段2015年末在一个论坛上,朱爱林发表的主题为“财富创造二次元:想象与空间”的圆桌分享。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以前在公募做过,我最痛苦的一件事情,牛市的时候拼命拿钱买,我最想在暴跌的时候买东西,但是那时候拼命的赎回,那也是我离开华夏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公募也好,私募也好…首要是…我们要对别人负责…作为公募基金的高管和基金也好,私募基金公司的高管和基金经理也好,始终必须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挣管理费,就盲目扩充规模,或者市场热销产品,你就顺着潮流。

而是应该还是要把控好风险,始终把客户利益和风险考虑的周全一些,这样我们要想整个社会变好。

大家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能说我就为了眼前这点利益,怎么来钱快,眼前我自己来钱快,不管我的客户损失不损失…在整个公司治理机制当中,应该把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段话也比较好能解释公募基金经理的困境吧,毕竟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都是看着涨的好就去买、跌的惨就去卖,这就导致基金经理可能明知道当下是逢低多买的好时机,却不得不被迫卖东西换钱来应对赎回压力。

朱爱林也刚好是2004年2月出现的一个短暂资金推动行情之后离职的。但在朱爱林掌管基金的1年多的时间里,十年期国债利率基本持续上行的市场环境当中,管出了4.84%的正收益,并且做了一次分红,应该是可见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的。


数据Wind


单位净值曲线也是能比较好的反应那段时间当中债券市场的整体表现,但是在此期间,当然拗不过投资者对基金投资的认识不足,基金规模从发行时的50多亿,逐渐掉到了10几亿的水平上。

第二任基金经理韩会永是管理这只华夏债券A/B时间最长的一位。

2000年5月加入华夏之前,曾任职于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进入华夏之后,曾任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助理,后来陆续管理基金35只!接手华夏债券A/B就是在2004年的2月初,到2月中下旬因为南方证券国债拍卖实践,长期利率走高,之后就是准备金率上调传言导致偿债利率调整。

虽然管理期间迎来过2005年的大牛市,但后来又有波动、又有通胀(对应2006-2007年A股市场迎来了大牛市)、又有2008年的大起大落…不过在这漫长的8年多的时间里,韩会永的分红可是不手软。于是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在他的管理期间当中,出现了比较大的增长变化。


数据Wind


在网上看到一段2007年4月,正值A股市场大牛行情当中酒酣耳热阶段里,华夏基金拉开旗下债券基金持续营销大幕,韩会永接受采访的报道,当时华夏债券刚拿到证监会关于可以拓宽投资范围、参与新股申购的批准,成为一只正经的“一级债基”,关于这只基金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韩会永是这么讲的:

“华夏债券主要适合两类投资者:第一类是低风险偏好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那些风险承受能力偏低、有一定收益要求的投资者都适合购买;第二类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但他在组合中希望配置一部分稳定资产,也可以投资债券基金”

其实后来随着公募基金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和发展,直到现在,债基的风险程度也可以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样了,具体的产品就是需要具体看。

韩会永管理早期,这只基金的转债持仓比例一直都比较高,从06、07年的A股牛市行情当中开始选择了减仓操作,后来的转债持仓比例随着市场变化有相应调整,但也没有再回当初的持仓比例。

很可惜这位基金经理2017年离开华夏之后的公开消息并没有看到,并没有看到跳槽到其他基金公司的消息,也没有查到私募的相关信息。

第三位基金经理魏镇江,是之前看华夏聚利的时候看过的,在这只华夏债券A/B当中,从基金经理的安排上,魏镇江更多的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前后经历了三位合作共管的基金经理。

虽然管理基金的总时间接近8年,但其中自己独立管理的时间只有2年多而已,这期间的基金单位净值表现——


数据Wind


单位净值看起来波动比较大,但其实是和这期间的9次分红有关的。


数据Wind


现任基金经理就是目前华夏固收的头牌-何家琪了,之前看的好几只华夏的基金当中都细说过,这只基金当中就不再赘述,何家琪以擅长转债投资著称,这只基金的转债持仓就是以AA级、AAA级转债构成,重仓信用债也基本全部是AAA级债券。

相对其他在管基金的持仓来看,这只基金的管理上还是以求稳为主,这大概也是华夏债券A/B在何佳琪管理的同类基金当中,排名相对靠后的原因。

终于七七八八看个差不多了。

其实债基的学问要结合市场去细看的话,真是每一次加息、降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央行的公开操作…都会对市场立刻形成影响,这长达18.4年历史当中的每一次市场变化其实都在基金的表现上有所体现。

用债基来追求高收益的想法当然是绝不可能的,受到政策及时影响的表现远比股票明显得多,交易又主要集中在机构之间,每天就是为几个BP拼命努力的一群聪明人在竞争……

好了,华夏债券A/B到此结束。

每周一-周四18:00,拆解基金,学会细读产品,让选基不再焦虑!
基础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据此投资,盈亏自负。




理财通规模最新数据

12月26日,深圳,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腾讯理财平台负责人闫敏在腾讯理财通大讲堂上公布了理财通的规模和用户结构:自2014年1月℡☎联系:信钱包上线以来,理财通作为腾讯理财平台,资金保有量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拥有超1.5亿用户。

在用户结构上,腾讯理财通用户趋于年轻化,90后占据腾讯理财通用户总量第一名,占比高达38%;80后次之,占比达35%;另外,刚刚成年的首批00后也开始占领腾讯理财通,攒钱准备养老。在会员结构上,高端会员超过90%开户超过一年,30%的客户资产超过100万,50%的用户近30日都有申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80后面临的生活压力最大。从不同年龄阶段还房贷车贷用户数量的排名中可以发现,80后、70后用户总量最多,一直是还房贷、车贷的主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80、90后对养老问题非常关注,购买腾讯理财通养老基金的用户中,80后、70后、90后的用户数量最多,队伍最为庞大,而刚满18岁的第一批00后也已经开始攒钱准备养老。此前发布的《8090后理财报告》指出,超7成8090认为20年后养老会成为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通常对于养老更有危机意识,积极申购养老基金。

“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理财通的用户。特别是养老金账户里面开始有首批00后接触这个产品,意味着我们再不努力就要被放倒在沙滩上。”闫敏说。

在区域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是用户量最大的区域,但西部城市表现抢眼:在腾讯理财通用户数最多城市排名TOP10中,还出现了成都、重庆、西安等多个西部城市的身影。其中,深圳是理财通的大本营,整个深圳有500万人是理财通用户,占整个深圳常住人口超过40%,其中有75%的用户开户超过一年。




理财通规模接近800亿元

-经济日报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开展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两地证监会已发布《联合公告》,明确相关机制安排。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此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双向交易日历优化

2014年、2016年沪深港通先后开通,总体运行平稳。截至今年6月底,沪深股通持有A股市值2.55万亿元,港股通持有港股市值1.91万亿元,已成为参与两地市场运行的重要力量。

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深化,两地投资者对于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日历、增加交易日的需求日益增强,市场呼声渐起。因两地假期安排不同、结算周期不同,出现部分日期无法交易的情形。比如,一地为交易日,但另一地为节假日;或者,两地市场虽同为交易日,但一方的交收日是另一方的节假日。另外,港股通当前仍然采取“T+2”的交收安排,其享有红利、送股等权益的最后交易日将与权益登记日相分离,因此若出现交易时间两地都开市、但“T+2”交收时内地结算方休假的情况,则港股通无法开市。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解释,当前的沪深港通交易日历安排导致每年南向可交易日比港股交易日少十几天,南向投资者在此期间将无法及时参与交易。例如今年3月31日和4月1日两地均开市,但港股市场31日和1日交易对应的交收日在内地为清明节假期,而在香港为非假日(4月4日),因此这两日的南向交易只能关闭。同样,北向交易面对交收日落在香港假期但内地非假日时也是如此。如果在此期间A股或港股市场有利好因素出现,那么沪深港通的投资者只能眼看股价上涨却无法及时买入,享受不到股市上涨的红利。

而港股通交易日每年都会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少于港股交易日,在港股正常交易而港股通关闭期间,如发生港股市场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港股通交易日关闭可能使投资者错失投资机会。比如,今年“五一”节前最后一个港股交易日恒生指数上涨幅度达到4.01%,但南向投资者却无法买入,这就对组合投资运作有一定影响。

对此,中国证监会会同香港证监会组织有关方面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在广泛征求两地市场机构和投资者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沪深港通双向交易日历优化方案。其主要安排是:综合考虑增加交易日对投资者、交易所、结算公司以及市场机构的影响,在基本不改变沪深港通机制运行逻辑的基础上,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据测算,交易日历优化后,预计可将目前无法交易的天数减少约一半。

具体安排上,两地结算公司将在节假日加班开展资金交收,两地交易所和结算公司将对新增交易日的交收安排及沪深港通标的股票涉及的股权登记日设置、公司行为业务等作出调整,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深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交易日历优化后,沪深港通将实现在两地共同的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中金公司QFII业务负责人张一鸣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南向交易年均新增9个交易日,港股通对港股市场交易日的覆盖度由92.68%提升至96.34%;北向交易年均新增5个交易日,沪深股通对A股市场交易日的覆盖度由95.47%提升至97.53%。有利于提升两地市场交易效率。

“我们认为南北向资金未来3至5年有望继续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入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规则的调整也有利于南北向存量规模的累计,按年初至今的情况,简单估算有望增加的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在32亿元、60亿元左右。”张一鸣说。

全国社保基金会证券投资部负责人表示,交易日历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港股通交易效率,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内地和香港投资者的利益,是两地市场的利好。

还有投资者关心,本次交易日历优化是否会对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带来影响?相关测算数据表明,现在港股通每日上限840亿元,沪深股通每日上限1040亿元,多年运行下来,港股通每天应付资金平均值22.74亿元,沪深股通是31.56亿元。本次交易日历优化后,中国结算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资金涉及金额不到80亿元,香港在假期前支付跨境资金涉及金额约63亿元,规模整体不大,影响较小。

另外,沪深港通的交易日安排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两地的同步性,为跨境投资者提供便利。交易日优化后,沪深港通南北向和证券发行所在地之间的交易同步性有望进一步提升,通过互联互通进行跨境证券投资,可能承担的潜在跨市场风险也有望进一步降低。张一鸣表示,这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互联互通下的跨市场投资便利,更好地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

中国证监会市场一部负责人表示,此次优化交易日,体现了监管制度安排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能较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资本市场权益资产配置的合理需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有利于提升两地资本市场吸引力,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各相关券商都在密切关注两地交易所和登记结算机构就新增交易日安排所制定的规则和指南,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中金公司为例,作为全球机构业务领先的中国投资银行,中金长期致力于提供国际一流的一体化结算运营服务。中金公司将第一时间统筹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对相关系统进行优化开发及升级改造。同时,将依托于中金公司全球机构投资者覆盖能力,和多年来沪深港通业务的领先优势,做好与交易客户、托管机构关于新增交易日的结算业务安排和技术衔接,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安全的结算服务。

据悉,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相关安排落地需6个月。

两地金融合作更深入

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是最新一例。

7月,经国务院批准,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决定扩大货币互换规模。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人民币/5900亿元港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表示,央行与香港金管局提升60%货币互换规模,并将互换升级为常备安排,有利于巩固港币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货币,有利于将香港国际金融体系打造成为一个独立、开放、国际化的中国离岸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中国经济外循环重要金融平台。“香港人民币业务将获得更大的流动性支持,有利于稳定市场、激活成交,更好地支持人民币产品的发展。”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这进一步深化了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央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通告,将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的合作。这将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场共同发展,有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金融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香港与内地已建立起“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香港与内地进一步启动利率市场互联互通的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央行表示,香港可发挥好联结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作用,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各项金融市场联通机制,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也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两地在市场、机构、产品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促进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截至2021年10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共1210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近五成(47.45%),股票市值占比超过80%,为内地企业全球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在2015年至2020年这6年间,香港有4个年份IPO规模全球排名第一。国际投资者持有的A股,约七成通过香港交易。香港在跨境人民币支付中占比接近50%,在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比接近60%,在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中占比超过80%,香港的金融市场枢纽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当下,我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枢纽作用,这需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继续发挥作用,也为香港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持续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便利全球投资者参与内地市场,这就包括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交易标的和风险管理工具,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完善交易日历安排等。完善境外发行上市监管制度规则,为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到香港等境外市场融资提供更加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支持境内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走出去”,利用香港这个重要的平台持续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助力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发挥。持续增强两地资本市场监管执法合作,维护两地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经济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理财通规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理财通规模、001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96633168 bytes) in /www/wwwroot/yurongpawn.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