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以及股市有“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你搞懂了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现在很多人都领悟错了股市三底,认为现在A股股价都很便宜,乃是估值底。而政策一救市,便称之为政策底。至于市场底,则是由市场自己跌出来的底部,很多人认为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差别不会太大,政策救市后,市场底便马上会出现。我们觉得这是一种误判,这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在大熊市中损失惨重的结果。
我是从2001年开始关注股市,也经历过了四年大股灾,作为亲眼目睹998点位的人,我想告诉大家三个真相:第一,估值底,绝对不是专家和媒体用计算机统计出来的,而是要真正跌透了,才是估值底。真正的估值底,要远底于股票的价值。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都不便宜,更别说进入到估值底。未来A股将会有较大的跌幅,估值底部是要个股的价值远远被低估了。
第二,政策底,我看了股市很多年,从来没有到了政策底,买入就能赚大钱的,反而是政策底导致投资者损失的很多。事实上,监管部门救市,并不是说不让股市下跌,而是不希望股市短期内大跌。这点你要弄明白。所以,短期内股市虽然不会大跌,但过一段时期,再次下跌那是大概率事件。A股市场的大趋势不可逆。
第三,市场底,真正熊市的市场底非常可怕,天天传出利空消息,喊着股市要推倒重来。政策救市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多数股民要么手里没钱了,要么有钱也不敢投资了。真正市场底,股民不是想去炒,而是一有反弹就要割肉,不敢再玩了,太残酷了,股指往往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一路向下,反弹也不多见了。而现在A股跌到目前位置就觉得是市场底了,将来肯定会遭受重大的财富损失。
感谢邀请!对于这三种底基本都是在股市跌到一定程度上开始显现的几种底部说法,不过关于所谓的各种底也是后期走势明朗之后,才会定义前期底部为何底。
首先就是所谓估值底,我们大家炒股都知道,选择股票应该优选有成长价值的股票,这里指的有成长价值用专业语言表示就是估值低,估值又分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估值偏低的股票代表企业的内在价值接近当前价格,当然大家就愿意去买这样的股票。对应的A股也一样,A股估值越低,代表A股大部分企业的内在价值与实际价格越来越接近,这时候投资者就敢去投资相对安全的股票。往往一波牛市启动前,股市基本都会跌到很低很低的一个位置,当大部分股票的估值接近于本身价格时,投资价值才会显现,这里的底就称为估值底,从历史数据证明每一波牛市启动前,A股总体估值都会降到10倍PE左右,目前还在12—15倍左右,只能说目前已经接近历史估值底部,但是还不是最低位置。同时要注意的是,越到底部位置,仍然会出现杀估值的现象,也就是当市场环境不好时,估值可能会近一步降低,比如正常环境下A股的估值在10倍左右,但当市场一旦变差,有可能给予的估值会降到8倍左右,这也是变化的,不是一尘不变。
再者就是政策底,这个是最先体现的,当股市跌到相对低点位置时,当下的市场一定是处于人心惶惶,市场投资情绪极度低迷,极易发生系统性风险,如果出现个股踩踏风险,那对市场来讲必然也是不利的。因此,往往在这个市场监管层就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去支持股市发展,利用政策维稳股市,稳定市场情绪,一般情况下,政策底并非是绝对底部,但也是处于相对底部位置,政策底的出台主要目的就是维稳市场行情,并非是预示新一波牛市到来。
最后就是所谓市场底了,这个底部是真正的绝对底部区域,有的阶段市场底往往比所谓的估值底、政策底都要低,股市只有当跌到真正的跌无可跌的位置,才开始酝酿下一波启动点,这个位置大部分散户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都难以把握,往往这个位置的抄底者是国家队,因为当市场真正跌到某个点位时,必然大家都已经被这个市场所打败,恐惧弥漫每个投资者心中。
因此,所谓底部区域就是这三种底部相结合,就好比目前大盘情况看,从估值角度看,2500点附近的估值同历史估值底部已经不远,但是政策底已经显现,监管层在2449点强力护盘支持A股稳定发展,所以目前阶段估值底基本接近,政策底已经显现,至于市场底,需要时间去验证!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本人问 ,认为对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点赞,也希望大家可以将自己观点表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你把你了解的分享给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诉大家,一起学习一块进步!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信交流,欢迎大家!
谢谢邀请。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专注股票投资擅长趋势分析。股市中的底部分为多种,比如问题中的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但是这些底部出现了并不一定就不会跌了。底部是需要长时间的验证,多次的试探才能确定的,下面就这三种底部我说下我的理解。
估值底。估值底是最不值得信任的底部,估值是一种估计,预测。每个机构或者每个人都股市的底部都有估计,但是也都不相同,你估2500他估2300我估2000;差别不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个股的差别就大了20%和50%的亏损就是你估值的差别造成的。估值底只能说明股市跌到这里时已经到了一段时间内最低估值区域了有可能会出现反弹行情,但是并不能说明就不再跌了。
政策底。政策底是比较值得信任的底部,比如15年股市大跌时的政策底,虽然底部被跌破过但是距离止跌也不会太远了。大家都知道A股市场是政策市,政策要救市的时候股市距离底部已经不远了,但是政策底出现后往往还会有最后一跌,但是大趋势已经确定了,再跌也没有多少力气了。
市场底。市场底是最值得信任的底部,市场底是行情走出来的底部,是已经确认的底部。比如15年时的股灾政策底被跌破了,之后就出现了市场底,股指在相同的位置多次得到支撑,这就说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正在逐渐起到作用。当出现市场底的时候才是我们要重仓去操作的时候。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以A股市场为例,我给股友们讲下什么叫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
1 市场底
市场底就是市场资金自发的进场买入,造成的市场行情底部。我们股民朋友看交易软件上的历史行情底中,其实都是市场底。只有市场底是我们肉眼能看得到的,真正的客观存在的真实的底部。比如股市跌到2000点后转身大涨到了3000点。行情启动时的2000点就是所谓的市场各方资金博弈造成的底部。
2 政策底
行情跌到一定程度后,市场出现了降税、降息等利好政策甚至国有资金入场护盘。此时行情如果稳住跌势,转而变成上涨。。。这时形成的底部就叫做政策底。政策对于A股市场非常重要,政策经常会对行情产生重要影响。A股历史上很多突发行情都是政策刺激的,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但是政策底的作用是不可能长久的,经过几天甚至几年的大涨后,市场行情会终究回归于基本面。没有基本面支持的政策底,最终将会被市场击穿。所以政策底不一定是真底,行情底才是真底。
3 估值底
估值底就是对股票进行估值,一般以市盈率来进行估值。当市场整体估值都很低时,甚至低于10多倍时,一般就会被人称为市场被低估了,也就是所谓的“估值”底到了。很明显估值底是个主观的底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们对市场进行估值都是带有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因此很难客观。特别是A股基本上就不存在“估值底”。因为历史上A股每次行情下跌都不等跌到估值底,行情就开始反转上涨了。其中原因,不说自明。这也是A股熊长牛短的原因。A股主要存在的底部就是市场底和政策底。资金和政策推动是A股形成底部的重大原因,估值从来都不是A股形成底部的原因。
在股市的三个底部中,以市场底最为可靠。就像2005年的998点,当时市场在确定市场底后,不再跌破998点,还迎来了一轮6124点的大牛市。
但通常市场底也是在股市走出来后才可以确认的,所以只有极少数股民可以抄到市场底。在三个底部中,市场底是最后出现的底部,一般都是在政策底出现两个月左右,股市就会确定市场底。
估值底通常出现在熊市后期,虽然此时市场上大部分股票在大幅杀跌后价格非常便宜,但是市场上的投资情绪极其悲观,所以大部分个股就算出现利好消息股价也没有什么涨幅。这些利好消息甚至有可能成为主力出货的帮手,使一个个抢反弹行情的抄底者成为新的套牢者。
政策底出现在熊市尾期,这个时候股市在经历长时间磨底之后,就算是大级别的利好利空都不能让市场产生一段趋势行情,最多也就是三几天的震荡,或者是局部炒作,然后市场很快就会回归沉默,成交量持续萎缩。
政策底通常是长期投资者抄底的好时机,虽然在这时候入市,不一定能够买到最低价,但是如果操作策略得当,基本上也可以算是以接近市场底的价格抄底。
所以对于习惯长期持股的股民来说,政策底很可能是主动买套的最好时机,也是最值得信赖的底部。
政策底、政治底、市场底2449,是你心中的底吗 历史上的确有“政策底”的说法,而“市场底”也往往在“政策底”的下方形成,一般差距在100-200点附近。2005年的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都是如此,前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发表谈话时,市场点位在1300点附近,后者央行救市时的点位在1802点附近。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投资者对救市有本能的期待,无可奈何,力不从心之后等待政府救市似乎已经形成了潜规则,久而久之也形成了愿赌不服输的中国特色。在水皮看来,政府该不该救市是个伪命题,也只有书生意气才会有此发问,该不该救都要救,否则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尤其是当政府卷入其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比如2015年那种人为的牛市,救市也是一种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当然救市从来都是权宜之计,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现在回过头来评价2015年救市的兴师动众、真金白银也是一言难尽。如果说有效,那么2016年的“熔断底”又是如何出现的,2017年的2638点又是如何跌破的 如果说没效,那么,2015年底的3684点和2018年初的3587点难道是外星人干的 其实,“政策底”和“市场底”的关系在2015年以后就彻底搅和在一起了!而估值底无非就是在他们两的身上加了一个冠名标注而已!就像脚下的路一样,走的人多了那么自然而然就有路了,喊的多了,就会有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的由来了!他们只是个称谓,不能代表什么!就像我们的名字,难道换了个名字我们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的是他们内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何有这“三底”!
谢谢支持,看完记得点个赞哦,谢谢!!!
估值底、市场底、政策底的“新解”。
之前,一谈到“这三底”,感觉非常不直观。仿佛它们的一切,都要从市场的消息面【看不见摸不着】去等 案,弄得心里发飘。但近期我格林对这三底,有了新的解读,从之前的抽象,直接进阶到一目了然,由被动变主动。
之后,我还会用对这三底的新解,来验证2449点不是5178点下跌以来的终极大底。
先说,估值底(利用“筹码分布”进行观察)。
传统的估值底,是看整体的估值水平,什么市场或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基本面等等。这些不仅过于抽象,而且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一人一个观点,也不知道谁说的才对。
而在二级市场里,要更实际些。大家都知道,这个市场是资金推动型的市场,强股与弱股之间最明显区别,就是有没有资金在其中运作。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个股及板块筹码分布的观察,来判断是否形成市场的估值底。
在筹码技术中,有那么一句话:“上峰不死,下跌不止。”
所以,筹码密集峰在上方出现时,就预示着市场的头部出现(主力出货),熊期将至。
那反之,筹码密集峰在下方出现时,就预示着市场的底部出现(主力建仓),熊期将止(牛期将至)。
由此筹码分布,来判断市场的估值底,格林认为,比传统的方法,更加来得实际,且一目了然。
再说,市场底(利用“融资融券的余额”进行观察)。
大家都知道,大盘指数是从5178点开始下跌的,主要打压原因是降融资盘的杠杆。直至现在融资盘的水位,依然在下降之中。
大家也可以在 网上,对融资融券余额进行观察。
之前,市场一直在打压融资盘。
那如果什么时候,融资融券余额止跌启稳,大周期的不降反升了。大家试想一下,是不是说明,那时的“市场底”就真正地形成了
最后呢,说一下政策底。
这款还是以官方消息为准,比如类似一些王炸级别的消息:暂停IPO、央行双降、取消印花税、推出T+0等。
这是我对估值底、市场底、政策底,三底的“新解”。
那又有人说了,上证指数的2449点,是自5178点下跌以来的终极大底吗
按照我之前对这三底的新解来看,2449点明显不是此次下跌的终极大底。
记得,我在2018年7月份的一次问 里,写过关于大盘调整低点的阐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这之前的解 ,看看我为什么会说,上证指数跌到2450点附近时,会出现一次比较有质量的反弹。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依次用三底的新解,分析一下,为什么说2449点,不是本次下跌以来的终极大底。
A、估值底
B、市场底
C 、政策底
最近市场,也没有出现类似暂停IPO、央行双降、取消印花税、推出T+0等,这样实质利好股市的政策。
所以,单说上证指数的下跌,恐怕仍需一段时间,且2449点不是本轮下跌以来的终极大底。
但,中小创指数,从估值底的角度看,近期有逐底的迹象。
上证指数的2449点,这里的确可以承载一波象样的反弹,但却不是5178点下跌以来的终极大底。
遇见就是缘,对我的分析表示赞同,可加关注。
股市有“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你搞懂了吗
量化擒牛根据多年的经验告诉你这三个底的关系以及逻辑。其实估值底是一个比较泛泛而谈的概念,因为估值是很难定的,到底什么时候是估值合理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说发,在市场疯狂时情绪乐观时估值越给越高,但是有时候预期比较悲观的时候就估值底会深不见底,就是没有合理性了,所以谈估值底往往抄底会抄在半山腰。其实我们要谈的重点是政策底和市场底。
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政策底
当股市面临崩盘,或者市场信心严重涣散,股市处于下降通道,且没有止跌迹象的时候,股市丧失了融资功能,政府发利好消息救市(托市),而形成的底部我们称之为政策底。
那市场底呢 市场底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走出来的底部是市场底,一般都是过后才能确认那里是市场底。
一般政策底往往在比市场底要高一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策底已经出来了,但是市场还是由于主力要继续低位吸筹,或者投资者认为政策没那么快见效,往往还需要进一步的挖一个黄金坑。
在市场里面,往往到底是“阶段性反弹”还是见底反转,有时候是比较难以预料,只有市场真正形成之后才会知道,这个是需要估值和基本面的双重验证。
就像我们A股的2018年股票质押爆仓那时的政策底是出来了,其实市场底还没有出来,市场还担心政策兜不住,这个直到2019年年初才真正确认市场底。
关注量化擒牛,你身边贴心的专业理财顾问!专注股市量化策略挖掘,投资者教育。欢迎转发,讨论,感谢你的评论点赞和支持!量化擒牛声明:所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依照此报告观点进行投资产生的盈亏,风险自担。
要想搞清楚A股的三个底部,我们先看一下历史上三次大熊市的三个底部的形成顺序(如下图),在2001年到2005年4年熊市阶段,先有估值底,其后出现政策底,最后股价底也就是市场底998点出现,而在2008年熊市阶段,随着连续两次调整印花税,政策底凸显,而后估值底显现,最后1664点股价底出现。而在2009年到2014年上一波熊市阶段,先有估值底,而后政策底出现,最后股价底1849点形成。
透过以上三次大的熊市阶段,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般先有估值底,而后出现政策底,最后才是市场底。其实在逻辑上也容易理解,要知道随着市场持续杀跌,个股跌幅过大,甚至出现破净潮,这个时候往往也就是大盘估值底形成,随着市场进一步杀跌,持续的亏钱效应也让整个二级市场交投不活跃,这样就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融资效果,为了给到市场信心,救市政策就会陆续出台,这个时候政策底就会出现,当然市场有其运行的规律,救市政策只会影响短期市场的情绪,而且政策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下跌趋势还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筑底,才会形成真正的底部,而这个底部才是真正的市场底。
看了大神们的解 ,感觉都文不对题。说起这三个底,市场的老油条哪有不知道的啊!还用在这里做解释
我认为提出问题的朋友真正的意思是在提醒资者,市场一般有三个底,现在只有政策底、估值底出现了,而市场底并没有出现,指数还会下跌,所以虽然最近有些个股的涨势挺好,但要小心了,别走市场底的时候,再被套进去。题主,你是这个意思吧
在题主看来,市场真正的底部,市场、估值、政策这三个个底缺一不可。有些朋友看到最近的市场有活跃的地方,就以为现在是真正的底部了,这是方向上判断失误。市场的底部不是三天、二天就走出来了,是一个漫长的磨底过程。在磨底的时候,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来次大跌,把不坚定的投资者洗出去,然后再来次百点长阳,市场上千股涨停。按题主的说法,这才是真正的底部。当市场最后一跌的时候,会套住一部分人。
市场的底部一般是为大牛市做准备的,不是一天二天就完成的。看看市场上的几次大牛市,都经过了漫长的筑底过程。这次大底的形成,也会经过很久的震荡。算下来,市场稳定下来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离真正的市场大底形成还差很长时间。
结合以上看法,题主是在提醒朋友们,不管是空仓的还是正在满仓操作的,市场真正的大底还没有形成,要当心了!题主,我这样理解你的这个题目,正确吧
这是小不点的感悟,希望能对朋友们有帮助,喜欢的请点赞支持,谢谢!
今天关于《股市有“三底”:估值底、政策底、市场底,你搞懂了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