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光大阳光2号
近来,随着权益市场的回调,上半年“破净潮”基本告一段落,部分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净值波动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新常态。
作为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的领跑者,光大理财搭建了“七彩阳光”净值型产品体系,其中“阳光橙”混合系列充分发挥了大类资产配置的优势,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之上实现稳健回报、控制净值回撤。
据悉,近期,光大理财“阳光橙”混合系列中的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表现不俗。其中,“阳光橙优选全明星”近三月年化收益达32.02%,“阳光橙优选配置”近三月年化收益达19.88%,“阳光橙增盈双创进取(182天最低持有)A”近三月年化收益达12.87%(以上数据均来源光大银行APP,数据统计截止8月10日)。
相比于上述产品而言,更值得一提的是光大理财阳光橙混合系列中的“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该产品近三月年化收益达8.21%(截止8月10日),产品单位净值为1.0553。
据了解,“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是一款每日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中长期绝对收益和低回撤”为目标,为投资者提供波动性较小、回撤可控的产品,满足理财投资者对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要求。该产品80%-95%资金投资于债券、优先股、融券打新和量化中性等绝对收益为目标的资产,其中,权益多头的市值敞口比例一般不超过产品净资产的20%。
“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是混合型开放式净值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年化)“4.2%×90%+中证800指数×10%”。从产品费率来看,该产品暂不收取超额业绩报酬,超额收益用以回馈客户。个人投资者起购门槛是100元,且每日开放,产品流动性较好。
据光大理财“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投资团队表示: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力争解决资产产品“不可能三角”,匹配理财客户需求。通过固收+少量权益组合,力争提供中长期4%-6%(年化)之间的区间收益;以债券+现金资产,满足日常流动性管理,方便客户申赎;通过多资产、仓位控制和均衡配置分散股票风险。
资讯
证券代码:601995 证券简称:中金公司 公告编号:临2022-003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鉴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A股股票于2022年3月7日、3月8日、3月9日收盘价格跌幅分别为6.69%、1.75%、2.35%,连续3个交易日内跌幅偏离值累计为5.14%,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对公司近期经营业绩情况说明
根据公司于2021年10月29日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7,453,848,765元和人民币7,421,140,185元,同比增加52.39%和60.30%。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正常。因公司2021年度财务数据尚未完成审计,本年度净利润的具体金额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为准。
2022年1至2月,公司坚持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积极把握证券行业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稳步推进战略落地,各项主要业务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公司未有其他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上述经营业绩情况仅供投资者参考,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有关公司信息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和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相关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及时关注。
特此公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2年3月9日
今年以来不仅公募基金产品收益率可圈可点,券商系FOF产品的成绩也有较好表现。
《证券日报》
年内券商FOF型产品表现如此优秀,从主要配置方面来看,一家上市券商资管投资总经理向
年内券商系FOF
平均收益率高达14.34%
FOF即基金中的基金,是指投资标的是基金的理财产品,FOF型产品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
从收益方面来看,据Choice数据显示,有数据可查的176只券商FOF型产品(分级产品分开统计,下同),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4.34%,在券商各大类集合理财产品中收益率位列第二,仅次于股票型产品。
具体来看,在这176只券商FOF型产品中,年内收益率在20%以上的FOF型产品共有62只,收益率在30%以上的产品共有9只。此外,有170只产品收益率为正,占比高达96.59%,业绩十分抢眼。与股票型产品收益差距较大不同,FOF型产品中,仅有6只产品收益率为负,垫底的产品收益率为-13.6%。
从单一产品角度来看,今年以来,上述176只券商FOF型产品收益榜的榜首被东证资管夺得,其旗下产品“东方红基金宝”收益率最高,为38.87%;其次则是国泰君安资管旗下两只产品“国泰君安全明星FOF33号、18号”,收益率分别为37.55%、32.94%;招商资管旗下产品“招商智远尊享FOF10号”紧随其后,收益率为32.62%。
上述券商投资总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
目前,券商资管是国内最早探索FOF型产品的机构,一些坚守下来的券商老牌FOF型产品至今表现不俗。2006年8月份,华泰资管就已成立“华泰紫金2号”运行至今,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5.38%,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30.95%。2009年7月份,光大资管成立的“光大阳光2号二期”,运作至今,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22.39%,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12.76%。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新贵”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太平洋证券于2018年9月份成立的“太平洋均盈优选FOF1号”,成立时间仅两年,今年以来该产品的收益率为22.24%,成立以来收益率为45.63%。同样是仅成立两年的恒泰证券旗下产品“恒泰证券智选4号FO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2.26%,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0.83%。
券商挺进FOF蓝海
投资者接受度提升
从发行方面来看,《证券日报》
上述券商投资总经理向《证券日报》
高净值客户群则成为券商挖掘重点。目前,还有不少投资者对FOF型产品并不是很了解,那么,券商系FOF究竟适合哪类投资者选择呢?上述券商投资总经理向
“由于我们公司FOF产品业绩不错,目前在营业部口碑很好,客户接受度也很高,近期每个月都有客户申购。简单点说,客户还是看产品业绩。” 对于目前券商系FOF的销售情况,上述券商投资总经理进一步向
近年来,券商FOF型产品的表现优异,也越来越受到券商的重视。对于具有种种优势的FOF型产品未来的发展,上述券商投资总经理向
证券日报
年初以来,在持续的市场调整中,基金经理们的管理水平再度被市场与投资者放大检视。
上述背景下,管理光大证券资管旗下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A的三位基金经理,在产品成立一年多,净值最大回撤就超过了50%,受到市场关注。
但相较而言,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基金成立一年多来,不仅跌幅远超过同类基金,甚至更要远逊其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背后究竟缘何所致?
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净值腰斩
公开资料显示,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的管理者分别是王海涛、曾炳祥和季运佳。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实际操作者的投资能力,是判断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但对于合管基金,要辨别基金的实际管理者是谁,则需要将多基金经理产品与几位基金经理单独管理的产品进行对比,观察它们持仓和净值走势的相似度,从而判断各自在合管基金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王海涛目前共计管理11只基金(A/B/C份额单独计算),管理规模为11.33亿元,任职基金经理2年多时间,最佳回报为9.75%。从其单独管理的光大阳光价值30个月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来看,其中既有腾讯控股、美团-W,也有招商银行、万华化学、五粮液、中国平安,其持股风格应属于大盘价值型。
而曾炳祥目前共计管理5只基金(A/B/C份额单独计算),管理规模为32.29亿元,任职基金经理1年多时间,最佳回报仅为-3.73%。除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外,由其单独管理的光大阳光添利债券则属于债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季运佳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就是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资料显示,季运佳历任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上海人寿保险投资经理、华宝证券投资管理部投资经理。2019年9月加入光大资管,任光大资管投资经理助理。2021年8月6日担任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经理。
进一步来看,季运佳被增聘为该基金基金经理时间恰是在该基金自阶段高点出现回撤并发生风格大幅切换的2021年第三季度。
在上述三位基金经理管理下,截至6月2日,该基金净值以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A为例为0.8805,而其成立时的净值为1.6853。
也就是说,在1年多的时间里,基金净值接近腰斩。进一步来看,以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A为例,其自阶段高点的2021年6月28日至阶段低点的2022年3月15日已出现了超过50%的净值回撤。
就规模而言,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持有混合A份额净资产为0.34亿元,B份额为0.14亿元,C份额为0.03亿元,合计规模为0.51亿元,距触及清盘线也仅“一步之遥”。
再从阶段性表现看,无论是近1月、近3个月、近6个月还是今年来,甚至是近1年,全部表现不佳,且均处于“垫底”水平,而该基金的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也可想而知。
持仓风格“左右横跳”
客观而言,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日子其实普遍不好过。截至2022年5月31日,若不计算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2022年以来权益基金整体亏损14.66%,表现逊色于上证指数,但是比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跌幅要小。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跌幅则为13.997%。
上述背景下,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基金成立一年多来,不仅跌幅远超过同类基金,甚至更要远逊其业绩比较基准。那么这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从该基金此前发布的定期报告中,该基金成立后,先是重仓押注港股龙头和白酒。截至去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包括美团-W、李宁、安踏体育等港股,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白酒股,以及科沃斯、火星人、健帆生物、比亚迪等。
不过,就在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重仓上述个股之时,上述个股中不少处于股价阶段高点。其中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的美团-W在去年三季度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的跌幅就超过40%,继而该基金在同期净值跌幅就已超过25%。
但就在该基金增聘季运佳为基金经理的2021年三季度开始,该基金开始押注了医药。
不难发现,彼时其重仓股是“清一色”的医药股。根据该基金2021年四季报,该基金的重仓股依然是医药股。
而今年一季度,该基金开始又开始买入腾讯控股和美团-W等港股龙头股。
以下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重仓股情况:
事实上,从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看,其调仓依然不理想,加上市场整体下行,该基金今年以来跌幅就超过了25%。
持有期基金是“双刃剑”?
对于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这只成立于2021年5月6日,18个月持有期,净值接近腰斩的基金来说,如果要想在持有期结束时回本,理论上接下来五个月净值至少要翻倍。而从目前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回想2021年初时,市场延续了2020年持续上涨态势,自2021年开年至2月19日,上证指数上涨6.42%;创业板指2021年开年一个半月涨幅更是达10.76%。
市场的持续走高带动了新基金的发行,资金持续涌入基金发行市场,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在爆款基金接二连三的2021年上半年,在这些爆款基金中,不乏持有期产品。这得一提的是,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持有混合基金,是由光大资管原本的光大阳光新兴产业(阳光8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变而来。
顾名思义,“持有期”指需要持有基金一段时间,到期后才能赎回。虽然持有期基金设置了持有期限,但是却没有买入限制,甚至可以作定投使用。事实上,彼时基金公司密集布局持有期模式基金的初衷在于,从产品设计端间接引导投资者克制频繁交易的冲动。
在业内看来,设定一定期限的持有期,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投资者未来盈利的胜率。此前就有公募业内人士表示,“持有期模式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避免投资者快进快出,导致基金本身业绩不错,但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通过一定期限持有的形式,尽量能够让投资者实实在在的体验到盈利,提高投资满意度,引导长期投资。”
但从实际来看,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并没有显著高于开放式基金。事实上,不少基金在封闭期内的表现不佳,投资者却只能无奈地被动等待亏损逐渐扩大。从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混合成立1年多后净值“腰斩”的例子来看,持有期模式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光大阳光2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光大阳光2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